
《一帶一路》 第六集 築夢絲路
第六集 築夢絲路 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交匯之路,更是互尊互信之路、合作共贏之路、文明互鑒之路。從雲南瑞麗的邊防小學,到在商業領域的多國合作,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構築著「和平絲綢之路」。中國與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在互學互鑒的基礎上推進人文交流,實現民心相通。來華留學生的故事,印證著一個已經開啓的「智力絲綢之路」;中國援助抗擊埃博拉疫情的行動,展現著構建「健康絲綢之路」的實踐;而阿斯塔納的生態工程,則詮釋著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建「綠色絲綢之路」的努力。
第六集 築夢絲路 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交匯之路,更是互尊互信之路、合作共贏之路、文明互鑒之路。從雲南瑞麗的邊防小學,到在商業領域的多國合作,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構築著「和平絲綢之路」。中國與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在互學互鑒的基礎上推進人文交流,實現民心相通。來華留學生的故事,印證著一個已經開啓的「智力絲綢之路」;中國援助抗擊埃博拉疫情的行動,展現著構建「健康絲綢之路」的實踐;而阿斯塔納的生態工程,則詮釋著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建「綠色絲綢之路」的努力。
中國大陸正處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期,許多產業面臨轉型升級,在這個時間點,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政策,扮演著協助調整結構的角色,所謂的"一帶"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,3條路線分別貫通中亞, 俄羅斯到歐洲,經過中亞,西亞,到波斯灣地中海,往南從東南亞到南亞印度洋,所謂的"一路"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,過南海到印度洋,延伸到歐洲,另一條從南海到南太平洋,範圍之大,穿過高原峽谷,跨越沙漠盆地,號稱涵蓋全球三分之二人口, 三成GDP,跨越歐亞,輻射非洲。學者甚至看好,未來大陸可能因此超越美國,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強權。台灣有什麼樣的機會與挑戰?中視團隊走訪大陸、東南亞,甚至遠赴歐洲,一系列為您深入報導"一帶一路"。
大陸一帶一路政策,以交通建設打頭陣,尤其是鐵路運輸,短短十年光景,高鐵營運里程就達到1.6萬公里,超越全世界高鐵,總營業里程的一半,大量的人才需求,使得公家的鐵路學校炙手可熱,才一年級的新鮮人就被企業預定。
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,海上絲路企圖要重啟藍色經濟,從福建出發,沿東協各國,一路到非洲和歐洲,好像21世紀,新的鄭和下西洋,海上絲綢之路從福建出海,經過麻六甲海峽,橫越印度洋,再經由蘇伊士運河穿越中東和非洲,最終的目的地也是歐洲。這條絲路匯集東南沿海的自貿區,用金融貿易產業優惠,互惠互利,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動起始點是臨海的福建省。它是中國大陸包含天津、上海、廣東等四個自貿區之一,當然"台灣"也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,站在關鍵位置,"台灣"能不能克服挑戰把握機會?請看我們的深入報導。
來源:中視新聞 2015年9月2日发布 在中國大陸海上新絲路的規劃中,東協十國無疑是最關鍵的拼圖之一。東南亞人力資源充沛,也期盼提昇基礎建設,成為大陸推銷高鐵、港口、橋樑、道路技術的對象。東南亞、南亞各國都想積極爭取,馬來西亞對於亞投行非常支持!位於麻六甲海峽中段的巴生港,它是馬來西亞的最大港口,在東南亞各國中,吞吐量僅次新加坡,同時也是世界排名第十二大的貨櫃港,巴生港獨特的地理位置,讓它在中國大陸的海上新絲路計畫當中,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!中視團隊前進馬來西亞,深入探討東南亞國家在海上絲路中的新契機!